2007年7月30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钱塘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当下,又是刚毕业的法科生求职的高峰时节。记者从知名律师吴清旺处探来的招聘技巧,值得你参考——
法律人应聘:细节决定成败
本报记者 余春红

  某君开车前去杭州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面试,一进门就对接待小姐大声叫道:“给我盖个章,我的车子停在楼下!(有律师事务所盖章可免费停车)”近段日子正忙着招聘工作的吴清旺律师说,若不是出于礼貌考虑,这样的应聘者可以在一秒钟内否定。
  最近,改成合伙制的浙江星韵律师事务所开始了大规模的招聘。首批30多人面试下来,感受颇多的吴清旺在自己的网站上谈起了法律人才招聘的话题,有忠告,有策略,也有技巧——细节往往决定面试成败。
  第一印象:像律师的样子吗?
  在一个追求法治的社会中,律师的形象已赢得普遍的认同,那就是知性、神圣、公平、正义等等。那么,想跻身律师队伍的你,像是做律师的样子吗?
  吴清旺强调,面试中第一印象很重要。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,但做起来并不容易。像不像律师的样子,考官凭什么来判断呢?穿着打扮、言行举止、甚至是眼神。吴清旺在面试中发现,有的应聘者始终不正视他人,也有的穿着打扮不得体。这些看似小问题,但让考官掂量出的却是,应聘者是否有自信、是否重视面试这样的大问题。
  对目标单位不可一无所知
  星韵所在这次招聘中有一个职位是行政文秘,吸引了200多号人。面试时,不少人“死”在了同一个问题上:当问及“你对本所有无了解”时,许多人哑口无言。
  了解目标单位,是应聘者的必要功课,它体现应聘者的重视程度和处事作风,也是应聘者对前途和发展的应有考虑。吴清旺说,招聘说到底是双向选择,“面试,其实是交谈,看双方是否能够彼此认可”。从招聘人的角度看,判断优秀的应聘者,并非绝对地看文凭、专业等,而是看是否合适——是否符合事务所眼前和长远的需要,能否专业互补、人才结构得到改善,能否补强弱项、填上空白。因此,应聘者基于了解的投其所好才能增强命中率。
  薪酬待遇往低里开没坏处
  在面试中,薪酬待遇是常规问题。如何回答这个现实至极的问题,也很关键。不过,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,吴清旺教你一个技巧:尽量往低里说,以显应聘的真诚。
  因为,不管应聘者开口几何,薪酬待遇的最终决定权依然掌握在招聘人手上,招聘人会对同等条件但薪酬条件要求低者更青睐,却不会真的在薪酬上区别对待。
  现实中,有不少应聘者不要薪水,而是先进招聘单位做“义务工”。一段时间后,招聘单位也很难开口将表现不赖的应聘者拒之门外了。这是一招“曲线应聘”。
  以上这些应聘中的细节问题,你注意到了吗?对过了司法考试关、具备了过硬实力的“准法律人”,奔波在应聘路上时不妨对照一下,成败或许就在此了。